南京晓庄学院

Nanjing Xiaozhuang University
点击查看大图
南京晓庄学院校徽

基本信息

标识码
4132011460
办学层次
本科
主管部门
江苏省
所在地
江苏 南京市

南京晓庄学院简介:传承陶行知精神的高水平师范院校

南京晓庄学院是江苏省与南京市共建、南京市属的全日制公办本科高校,其前身为陶行知先生于1927年创办的“晓庄试验乡村师范”,是中国乡村师范教育的发源地。学校历经近百年发展,现设有15个专业学院,涵盖九大学科门类,拥有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9个,省级建设点10个,科研成果显著,连续三年在校友会中国应用型师范院校一流专业排名中位列第一。学校坚持“教学做合一”的校训,致力于培养基础教育人才和社会各界所需的专业人才。

悠久历史与深厚底蕴

南京晓庄学院的历史可追溯至1927年陶行知先生创办的“晓庄试验乡村师范”,是中国近代乡村师范教育的起点。1951年在周恩来总理批准下复校,2000年由南京晓庄师范学校、南京师范专科学校和南京教育学院合并组建为本科院校。2014年并入南京幼儿高等师范学校,进一步丰富了学科体系。多年来,陶行知、蔡元培、陈鹤琴等众多教育先贤曾在此执教,奠定了深厚的学术传统与教育理念。

多校区布局与现代化办学条件

南京晓庄学院现有方山、莫愁和晓庄(行知园)三个校区,校园总面积约1500亩。其中晓庄(行知园)校区是陶行知先生当年办学的核心区域,也是生活教育理论的发源地。学校馆藏图书丰富,电子资源充足,教学设施先进,为学生提供良好的学习环境和实践平台。

学科建设全面覆盖,师范特色鲜明

学校设有15个专业学院,涵盖教育学、文学、历史学、经济学、法学、理学、工学、管理学、艺术学九大学科门类,开设47个本科专业。小学教育、计算机科学与技术、数学与应用数学、学前教育等9个专业入选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,社会工作、旅游管理、汉语言文学等10个专业为省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。各专业注重就业导向,强化实践能力,毕业生广受中小学及各类企事业单位欢迎。

教育类专业就业前景广阔

小学教育、学前教育等师范类专业依托学校百年师范积淀,形成以“教学做合一”为核心的育人模式,毕业生多进入中小学、教育行政部门或从事教育研究工作。非师范类专业如物流管理、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等则结合行业需求,加强产教融合,提升学生就业竞争力。

教学成果突出,课程体系完善

学校累计获得国家级教学成果奖2项,深度参与国家级基础教育特等奖项目1项,省级教学成果奖10项。建有27门国家级、省级一流课程,14门省级在线开放课程,3门省级产教融合型课程。教材建设成绩斐然,获全国优秀教材二等奖1部,3部教材入选“十四五”国家规划教材。

科研实力稳步提升,成果服务社会发展

南京晓庄学院持续推进“学术晓庄”建设,确立教师教育为主体、新文科与新工科为两翼的三大学科体系。近五年新增省部级以上科研项目300余项,其中国家级60余项,发表高水平论文2000余篇,CSSCI、SCI、SSCI收录数量持续增长。学校发布《中国教师教育发展报告》蓝皮书,建有12个省级科研平台,获省市优秀成果奖近百项。

国际交流广泛,合作办学多元

学校已与美、英、澳、日、韩等国60多所高校建立合作关系,与韩国又松大学合作开展中外合作办学项目,在印尼设立中文系,并推出近30项学生海外交流项目。学校常年承办华文教育项目,是“中阿高校10+10合作计划”成员,具备较高的国际影响力。

校园文化彰显师德精神

南京晓庄学院秉承“大爱、奉献、担当”的行知精神,弘扬“捧着一颗心来,不带半根草去”的师德风范。校内建有全国首家师德教育馆,获评“中国民主同盟传统教育基地”,并积极打造全国师德教育示范基地。陶老师工作站作为全国未成年人心理健康辅导中心,多次获国家级荣誉,成为校园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。

服务地方发展,深化校地协同

学校主动对接南京城市发展需求,与地方政府共建“南京城市基层治理学院”“南京教育智库”等多个服务平台。联合泰兴市、东台市等地政府及多家企事业单位推进产学研合作,助力地方经济社会发展。学校还承担多项省级重点学科建设任务,不断提升服务区域发展的能力。

发展愿景明确,迈向高水平大学

根据学校第三次党代会部署,南京晓庄学院将建设“新时代教师教育特色鲜明的高水平大学”作为目标,力争到2035年建成完备的本硕博人才培养体系,成为省内领先、国内外知名的高等教育机构。在“十四五”期间,学校将继续弘扬陶行知教育思想,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,为教育强国建设和中国式现代化贡献力量。